西班牙位于欧洲的西南部,地处伊比利亚半岛,西面面临浩瀚的大西洋,东边则是波光粼粼的地中海。其陆地邻国依次为葡萄牙、法国和安道尔,最南端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摩洛哥相望。西班牙的总面积约为50.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为4820万(2023年)。该国的主体民族是卡斯蒂利亚人,然而财新网,加泰罗尼亚人、加利西亚人和巴斯克人等少数民族也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地中海是全球最具战略意义的海域之一,西部的直布罗陀海峡和东南部的苏伊士运河,分别是连接地中海与外界的两大重要出入口。尽管苏伊士运河是全球著名的航运通道,但其河道较为狭窄,宽度仅为100至300多米,平均深度约为20米,限制了大型船只的通过。而直布罗陀海峡的情况则大为不同,最窄处为13公里,深度可达300米,能够容纳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任何船只,这使得两者在航运功能上相差悬殊。
展开剩余81%在大航海时代初期,西班牙人首先在直布罗陀海峡的北端建立了直布罗陀港,随后又从葡萄牙手中收购了海峡南端的休达港。这两个港口犹如两只虎视眈眈的“鬼拍门”,共同控制了地中海的出海口。西班牙此时已是海上帝国,其海军在大西洋和地中海的霸权无可匹敌。然而,西班牙的实力并未能永远保持优势。在与英国的较量中,西班牙虽一度强势,但五次远征英国的失败,尤其是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惨败,成为其衰落的开端。
1588年,西班牙派出130艘战舰试图征服英国,然而,最终仅有43艘战舰幸存归航。随着多年的战争消耗,西班牙的海上优势逐渐被英国取代,最终英国也成了新一代的“日不落帝国”。到了1701年,西班牙国王去世后没有继承人,这一情况引发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法国与奥地利、英国为首的反法同盟展开了长达十年的激烈对抗。经过多年的战斗,最终在1704年,英国占领了直布罗陀港。1713年,经过《乌得勒支和约》确认,西班牙虽承认腓力五世为西班牙国王,但直布罗陀港被永久割让给了英国。
西班牙失去了直布罗陀港后,依然保持着其在地中海南岸的影响力,特别是在北非的摩洛哥领土上,西班牙控制着多个重要港口,包括休达和梅利利亚等地。这些港口成为西班牙与英国在直布罗陀海峡对峙的关键节点。尽管直布罗陀港的主权多次易手,但这个小小的海峡自古以来就与西班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至今仍在西班牙的战略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这一地区的权力博弈中,西班牙、英国和摩洛哥各自占据着对自己有利的位置。西班牙强势控制地中海南岸,而英国则牢牢把握着直布罗陀的咽喉要道,摩洛哥则占据了西撒哈拉的大部分领土。这一切形成了一个微妙的权力平衡,其中,直布罗陀的控制权成为了西班牙与英国长久以来争夺的焦点。
纵观历史,英国作为全球曾经的超级殖民帝国,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曾无可比拟。直布罗陀海峡的战略意义极其重要,使得它成为了全球海上贸易与军事航行的重要枢纽。然而,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尽管如此,直布罗陀的控制权依然牢牢掌握在英国手中。
西班牙则一直试图恢复对直布罗陀的控制,尽管其在全球的影响力远不如英国。西班牙的面积约为50.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4820万(2023年),GDP为1.42万亿美元(2022年)。而英国的国土面积约为24.41万平方千米,人口为6755万(2023年),GDP总量为3.09万亿美元,是西班牙的两倍多。此外,英国在全球多个地区还拥有许多岛屿,并且拥有16个英联邦国家,这些国家背后有着强大的英美同盟支持。西班牙面对的挑战可以说是相当艰巨的。
为了应对直布罗陀的威胁,西班牙在直布罗陀海峡附近的阿尔赫西拉斯湾西岸修建了阿尔赫西拉斯港,这个港口的建设使得西班牙在战略上形成了类似于“关门”的态势,直布罗陀海峡北岸有阿尔赫西拉斯港,南岸则有休达港,两者相互呼应,形成了对直布罗陀的制约。阿尔赫西拉斯港的规模不容小觑,面积约为86平方千米,人口为12.4万(2023年),且通过铁路与西班牙的主要城市如马德里和巴塞罗那直接相连。而相比之下,直布罗陀港仅有约6.8平方千米,人口3.5万(2023年)。西班牙也在积极规划通过建设海底隧道,连接阿尔赫西拉斯与休达,进一步加强对这一战略要地的控制。
尽管西班牙在直布罗陀问题上保持低调,但其逐渐强化的港口设施和战略部署无疑给英国带来了压力。随着2020年英国正式脱欧,直布罗陀问题再度浮上水面。直布罗陀的经济深受欧盟市场的影响,一旦与欧盟的贸易遭遇困难,这个小小的领土将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英国在脱欧过程中不得不做出妥协,确保直布罗陀在与欧盟的贸易中继续享有特权地位。
随着全球政治格局的变化,西班牙逐步利用欧盟的支持,在直布罗陀问题上争取更多话语权。如果未来英国面临内部解体,特别是苏格兰或北爱尔兰的独立,西班牙或许能够在此问题上迎来转机。而直布罗陀的归属,也许将取决于全球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西班牙在未来机会中的应对策略。
发布于:天津市倍悦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